這不需要是什麼千古鉅作,能一窺人間百態的日常生活真實故事即能達致。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指出,國民黨不像民進黨政府有這麼多資源,透過政府力量、政黨資源在全台舉辦許多造勢,呼籲民眾團結,用選票投下四個同意讓台灣更美麗,對抗「鴨霸」民進黨。民進黨人士晚間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全代會前夕,傳出黨內對2022年直轄市及縣市長選舉提名機制有雜音,但蔡英文私下與各派系要角溝通協調,整合黨內不同聲音,全代會議程順利圓滿落幕,印證蔡英文的領導能量。
基隆市長林右昌、新竹市長林智堅、桃園市長鄭文燦,兩任任期為民進黨在傳統國民黨版圖下開疆闢土,但如今任滿,都面臨國民黨急欲光復的壓力。對於未來挑戰,黨內人士說,第一個挑戰是年底四大公投,民進黨將團結一致正面迎戰,把公投當大選打無論你說什麼或做什麼,我總是懷疑及抱着戒心,更談不上溝通或互信。根據非官方統計,約六成對醫管局的投訴都是由於醫護與病人溝通不足所致。事實上,很多這些「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案件都是源於缺乏初次見面的「三分鐘」功夫。
醫生也是人,人總不能盡善盡美,能夠獲得病人及家屬的信任是行醫不可或缺,也最有滿足感的。打好了這「三分鐘」的良好基礎,往後的溝通和醫治過程將會暢順得多。但若「首戰不能終戰」,即顯示國際介入的僵持已經形成。
今後的想法應當是:不能武統,就要設法和統。何況,人類文明畢竟已進化至廿一世紀。二是指包括台灣與大陸的「中國」,是武統的受體。武統不發動則已,一旦發動就必定要「首戰即終戰」。
兩岸對峙也不能全看軍事,而是涉及世界文明的角力。」孟子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豈不可恥? 古公亶父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如前所述,兩岸對峙不能只看兩岸,因為台灣是國際爭奪的戰略要地。若一舉打不下,則大陸內部怎麼得了?國際外部怎麼得了?兩岸又怎麼得了? 總之,發動武統,若是三天取台,血染寶島,中國失去五千年來唯一的民主政體,中共則勢將面對更具敵意的國際,這是國難,兩岸皆是受體。這些手段,屆時絕對有可能使出,則即使中共在初戰中暫勝,恐也勢將面對國際的超限反撲,中共即未必能勝。
而且,想像中,不論打不打得下台灣,中共恐皆不免有重大承受。這樣的武備可說是被動的,用於震懾台獨,但不能發動武統來消滅中華民國。因為,中華民國不是台獨,對中華民族言,中共沒有對它動武的正當性。更別說等而下之的把殺人卡通化,「寧可台灣不長草,也要解放台灣島」、「留島不留人」、「核平統一」。
也就是說,兩岸問題是一個世界等級的「文德」問題。中共以「台獨」為動武的底線。
打下了,殺人而一之,將為中共在歷史上再添一筆孽債,亦勢將使中共面對更難自處的國際環境。但台灣是第一島鏈的關鍵,又是一個應當維護的民主政體,此皆使國際介入具有高度動機。
若不能「修民主自由人權法治以來之」,而欲以殺人了結,這是國恥。若要武統,是不是國難?中共諸人應已從今日處境得此見識。和統的必然路徑就是民主統一,民主統一的必然路徑則是要接納中華民國,放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中共首須認知武統的國恥性及國難性,降低了武統的企圖,始能下決心在武統以外找尋兩岸方案。也必須在此高度看兩岸問題,才能認清武統不是兩岸問題的解方。這不只可恥,已無人性。
一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武統的主體。甚至可說,「武統」可能正是國際所等待的終極處置中共的時機。
其實,何妨就將這兩年的中美對抗看成一場「微武統」的演習,前述演繹皆已證諸今日。有了這樣的覺悟,武統就必須排除,且若排除了武統,則接納中華民國就成了北京解決兩岸問題的唯一方案
他說「先決條件是,政府不搗蛋。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考察基隆市深美國民小學及台電公司龍門核能發電廠(核四廠)。
」否則很多作業都是行政裁量,政府每個程序都故意給你審半年,或已通環評還要重做,花10年也不夠。台電表示,若重啟核四,原能會要求須重新進行地質調查及後續耐震力評估。以現有地質資料及核安觀點,S斷層應被推定為活動斷層。民進黨立委鄭運鵬則指出,本日參訪重點有二,第一包括了2013年的地質調查,確認核四廠區正下方有2公里的S斷層,向外海調查93公里的連續斷層帶,估計對核四廠最大震度威脅是1.0g,而當年的設計強度只有0.4g,這是1988年取得建設許可時沒有發現的。
要重新取得執照,須依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檢附初期安全分析報告、環評報告等,重提申請。根據台電核能技術處長劉鴻漳的報告,核四現況為「1號機運轉測試未通過,2號機施工未完成」。
而1號機、2號機的安全數位儀控設備,都已經超過使用壽期。依照地質新事證評估,核四原耐震設計值0.4g已不足。
核四前廠長頻頻放話,經濟部:他參與核四安檢程度非常低 核四重啟議題正熱,核四前廠長王伯輝則挑戰政府「核四重啟至少要花10年」的說法,他相信核四1號機只要1到2年就可重啟,2號機頂多2到3年,核四的測試都可以通過,因為以前全部都做過了。燃料棒雖然都運出去,但只要重買就好,不是問題。
鄭運鵬再指出,2014年4月,馬英九執政時期的行政院決定封存核四前,核四廠一號機組沒有通過安全測試,二號機當時因為零件拿去給一號機用還沒有完成,封存後國民黨政府當然不可能再有什麼安全測試。劉鴻漳指出,原能會在5月時就表示,核四有32項系統功能試驗報告未通過審查,並非經過完整驗證審核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核電廠。若重啟,原能會要求需重新進行地質調查及後續耐震力評估。反萊豬、公投綁大選、三接遷離、重啟核四等四項公投案定12月18日投票。
(中央社)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15)日考察核四廠。原能會:核四非符合安全要求的核電廠,S斷層在1、2號機下方 原能會的簡報指出,核四建照在去年底過期,核燃料已在今年3月全部運出,依法嚴格而言已非核電廠,原能會已無相關建廠安全管制業務,僅就核子保防部分進行管制。
國民黨立委、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委李德維指出,報告均為反核四的說明,但若如此,台電在評估建設的過程裡恐怕有非常大疏失,他認為接下來經濟部、立法院跟監察院要好好檢討台電過去的疏失,否則高達數千億新台幣的電廠的案子,被弄成這樣,對民眾而言是非常大的損失。中央地質調查所資料顯示,若發生核災,將危及桃園、新北市、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約1000萬名民眾的安全。
2號機施工未完成、設備未受電,設備移至1號機。能否取得建廠執照,須視經濟部及台電能否克服相關議題,符合管制要求。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